历史中考重点知识归纳,中考历史必背知识点及归纳总结

历史中考重点知识归纳,中考历史必背知识点及归纳总结

历史中考重点知识归纳?

中考历史重要内容及核心考点内容

1.鸦片战争的直接因素——林则徐虎门销烟。

2.鸦片战争的根本因素——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3.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因素——英法等列强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4.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因素——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社会的阶级矛盾

5.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的根本因素——日本为达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梦想。

6.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的根本因素——进一步瓜分中国

7、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的直接因素——为了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中考历史考点重要内容及核心考点及归纳?

1、元谋人是我们国内境内最早的人类,距今年约为170万年,北京人已经使用天然火。

2、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分别是我们国内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早期居民。按照河姆渡和半坡遗址的遗物证明,我们国内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米的国家。

3、炎帝和黄帝被尊为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

4、公元前21世纪禹 建立夏朝是我们国内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后来商汤灭夏建立商朝,又称殷商。

5、河南安阳出土的商代甲骨文,标志着我们国内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启动的。今天的汉字是从甲骨文发展演变得来。司母戊大方鼎是当时最大的青铜器。

6、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我们国内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孙子兵法》。

7、战国七雄(略)。

8、思想上的百家争鸣:(儒—孟子、法—韩非子的思想)

9、我们国内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10、屈原的《离骚》是一篇抒情长诗,创造出一种新体诗歌,叫“楚辞”。

11、公元前223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朝,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

古代中国

1. 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

一个核心:王权。

两种制度:分封制与宗法制。

三个特点:周王是天下共主,地方建立诸侯国(分封制);依据血缘的亲疏,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

2. 封建专制中央集权的认识

一个集中:全部权力集中到皇帝一人手中。

两对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三个趋势:分相权集皇权,形成君主专制;分散地方权力,集中于中央,形成中央集权;对思想控制越来越加强的趋势。

四个发展阶段:秦汉确立发展——隋唐完善——宋元加强——明清强化。

3. 选官和监察制度

根本目标:强化皇权统治。

4. 中国古代农业的特点

小农经济是传统农业的基本模式。

精耕细作是传统农业的基本特点。

铁犁牛耕是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法。

5. 影响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主要原因

(1)腐朽的封建制度的束缚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根本因素。

(2)统治者大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实行专卖制度,对民营商业课以重税,影响了扩大再生产的资金的累积和国内市场的扩大。

(3)长时间以来抑商和歧视商人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限制了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和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4)严格限制对外贸易的“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外经文化交流,限制了资本主义萌芽的蓬勃发展和进步。

6. 中国古代治国思想的演变

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封建统治思想在不一样时期分别吸收了墨、儒、道、法各家的思想主张,虽被采纳的程度带来一定不一样。但从整体来看,中国古代思想家们取二者之长、弃各自之短,一步一步形成了德法兼用的治国方略。

(1)秦统一中国后,采取了法家的主张,建立起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

(2)西汉初年,先后采取了儒家的“仁政”、道家“无为而治”和墨家节俭的思想。

(3)西汉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达到了政治、思想上的“大一统”,使儒家思想从此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正式形成了“外儒内法,剂之以道”的治国模式。

(4)汉代以后,道家思想也还是受到重视,渐渐被儒家思想所吸收,如宋明理学;隋唐科举制相对的程度上反映了墨家“选贤举能”的思想。

近代中国

7. 近代列强侵华的方法和危害

(1)方法:

(1)军事侵略: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侵华战争。

(2)政治侵略:通过中英《南京条约》(1842年)、中日《马关条约》(1895年)、《辛丑条约》(1923年)等不平等条约,中国沦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经济侵略: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政治借款、勒索赔款、设厂筑路。

(4)文化侵略:西方的基督教文化和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念传入中国,泯灭中国人民的反抗意志。

(2)危害

(1)政治上:攫取和破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领土主权破坏:列强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了中国大片领土,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司法主权破坏:列强还获取了领事裁判权;领海主权、关税主权丧失、取得在华驻兵权。

(2)经济上: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倾销商品、掠夺中国原料,输出资本,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3)文化上,毁灭中华文明遗产,如火烧圆明园。

(4)列强无视中国人民的基本生存权,还疯狂掠夺中国人民的财产和国家财富。

8. 辛亥革命六个“第一”

(1)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同盟会。

(2)首次提出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三民主义。

(3)建立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

(4)颁布亚洲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5)中国近代史上首次真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6)中国近代史上首次历史巨变,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9. 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认识

(1)四个因素:

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和进步、外国侵略的刺激、洋务运动的诱导、国民政府的政策。

(2)两个影响:

一是推动了中国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进步;

二是为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思想进步和民主政治的蓬勃发展和进步提供了经济和阶级基础。

(3)三个障碍:

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封建势力、官僚资本主义。这当中,最主要的障碍是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

现代中国

10. 对中国现代政治建设的认识

(1)两种社会形态:

新民主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2)两个机构: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两部宪法:

《共同纲领》和1954年宪法。

(4)四大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政治制度,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基础。

(2)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长时间共存,相互监督”是详细指导思想,政治协商是主要形式,政治协商会议是基本组织形式。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各民族平等互助,团结在祖国各位考生庭内,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的制度。

(4)基层民主选举制度:改革开放新时期产生,落实“依法治国”方针。

11. 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探索

(1)过渡时期(1949~1956)

(1)含义:从新民主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经济过渡。

(2)三项举措:过渡时期总路线;“一五”计划;三大改造。

(3)一个创举: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和平赎买政策。

(4)两个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生产力)和改造(变革生产关系)并举。

(5)三项成果: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初步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单一的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

(2)曲折前进(1956~1978)

(1)一条主线: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2)两方面探索:有益探索:中共八大;八字方针。探索失误: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革”。

(3)三个“一”:一个转变:工作重心由“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到“以阶级斗争为纲”;一个错误:“左”倾错误恶性发展;一场浩劫:“文革”。

(4)四个经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遵守客观规律;生产关系变革一定要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不照搬外国经验。

(3)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978年至今)五个转变

(1)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单一公有制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各种全部制。

(3)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从优先发展重工业到国民经济协调稳定的蓬勃发展和进步。

(5)从学习苏联模式到开辟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近代西方

12. 资产阶级两种政体和三项原则

两种政体: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

三项原则:民主化、法律化、制度化。

13. 近代不一样历史阶段西方殖民扩张的特点

(1)15世纪末至18世纪晚期:扩张主要是为了掠夺金银财富,累积资本。手段详细涵盖抢劫财富、贩卖黑奴、欺诈性贸易等。

(2)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目标是为了拓展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以适应本国工业资本主义的蓬勃发展和进步需。手段主要是发动侵略战争和输出廉价的商品。

(3)19世纪晚期20世纪初:目标是为了各国垄断资本家的利益需,积极抢占资本输出的场所,手段主要是资本输出、掀起瓜分狂潮和进行帝国主义战争。

14.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本质:资本主义初步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

影响: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迅猛发展;给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带来了深重的民族灾难,但客观上促进推动其社会进步。

动力:根本动力是工业革命;政治动力是各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确立了工业资产阶级的统治,为开拓世界市场提供了政治条件;直接动力是殖民扩张。

四个阶段:

(1)以新航路的开辟为标志的世界市场的雏形产生阶段;

(2)以早期殖民扩张为标志的世界市场的拓展阶段;

(3)以首次工业革命为标志的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阶段;

(4)以第二次工业革命为标志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后形成阶段。

现代世界

15. “冷战”局面的形成

(1)三个因素:

直接因素——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双方争霸、扩张出现矛盾;

重要因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一样;

根本因素——国家利益的争夺。

(2)三个对峙:

政治上,“杜鲁门主义”与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经济上,“马歇尔计划”与“经互会”;

军事上,北约与华约。

16. 二战以来世界经济发展整体特点

(1)两个趋势:

(1)经济区域集团化。主要表现:东盟、亚太经合组织、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

(2)经济全球化。表目前1995年WTO正式运转。

(3)二者关系:前者是达到后者的重要步骤和途径;后者则是前者的最后归宿。

(2)重要因素:

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生产力大大提升。

(3)双面影响:

经济全球化是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要的、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一个方面,带来良好的蓬勃发展和进步机会和可能;另外一个方面,也带来风险与问题。

今年中考历史必考重要内容及核心考点和事件?

今年中考历史必考的重要内容及核心考点和事件不少。1. 历史是中考必考的科目之一,考核的主要内容涉及面广,需掌握并熟悉的重要内容及核心考点很多。今年的考试难度要求可能也会带来一定增多。2. 从历年的中考历史考试中试卷题目来看,必考的重要内容及核心考点和事件基本覆盖了中国历史的各个重要阶段,比如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唐宋元明清等历史时期。因为这个原因,作为今年参与中考的学员,有必要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历史科目。可以掌握并熟悉历史纵横切面的各个重要内容及核心考点和事件,考试时也会更得心应手,获取高分。同时建议在平日间学习中,注重历史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强化对历史学科的基础知识掌握并熟悉。

历史必考重要内容及核心考点和事件是颜色革命、三民主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文艺复兴、中华文化等这些历史重要内容及核心考点和事件包含了各自不同的时代、国家和思想的变化是历史学习中最为基础的部分,深入了解和理解这些内容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世界和人类的蓬勃发展和进步史这些重要内容及核心考点和事件需通过持续性的阅读、笔记、介绍和练习来掌握并熟悉,建议学员在学习历史时,按照所掌握并熟悉的重要内容及核心考点,结合近几年的历史考试试卷进行实操,还注重思考和梳理历史事件的逻辑线索和变化趋势

下面这些内容就是中考历史必考重要内容及核心考点和事件:

1.先秦时期:诸子百家、周易、道家思想、儒家思想、孔子、墨子等。

2.秦汉时期:秦始皇统一六国、大泽乡起义、刘邦篡汉、东汉兴起、光武中兴等。

3.三国时期:政治纷争、文化繁荣、魏、蜀、吴三国分立等。

4.南北朝时期:北魏政治、经济、文化的建设、南朝文化的盛行、佛教在中国的传播等。

5.隋唐时期:隋朝的建立、唐朝的盛世、科举制度、唐朝外交、唐诗、唐画等。

6.宋朝时期:宋朝文化、发明和科技、大运河、南宋文化等。

7.元朝时期:元朝的建立、统治策略、科技发明、文化和艺术等。

8.明朝时期:明朝的建立、海禁政策、明朝的国际关系、科举制度、文化和艺术等。

9.清朝时期:清朝的建立、内忧外患、国际关系、清朝的对外扩张、科技发展、文化和艺术等。

总结历次经验来说,中考历史考试重点是对中国历史的总体时间轴、重要事件、人物还有有关思想和制度等了解,而不是具体的历史事件和细节知识。学员应重点掌握并熟悉历史的整体框架和主要内容,还有有关的思想、艺术和文化知识。

中考历史用什么资料好?

有关这个问题,中考历史可以使用以下资料:

1.中考历史考试教材:中考历史考试教材是学习历史知识的基础,涵盖《人教版》、《北师大版》、《鲁教版》等考试教材,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和学校的要求选择。

2.历史课外读物:历史课外读物可以让学生更深入透彻的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涵盖历史小说、传记等。

3.历史电视节目:历史电视节目可以通过视觉和声音的方法帮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

4.历史博物馆:历史博物馆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历史文化,了解历史文物和文化遗产。

5.历史官方网站和APP:历史官方网站和APP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历史资料和知识,如中国历史网、中国历史大全、中国历史地图等。

中考历史考点重要内容及核心考点?

1. 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

一个核心:王权。

两种制度:分封制与宗法制。

三个特点:周王是天下共主,地方建立诸侯国(分封制);依据血缘的亲疏,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

2. 封建专制中央集权的认识

一个集中:全部权力集中到皇帝一人手中。

两对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三个趋势:分相权集皇权,形成君主专制;分散地方权力,集中于中央,形成中央集权;对思想控制越来越加强的趋势。

四个发展阶段:秦汉确立发展——隋唐完善——宋元加强——明清强化。

3. 选官和监察制度

根本目标:强化皇权统治。

4. 中国古代农业的特点

小农经济是传统农业的基本模式。

精耕细作是传统农业的基本特点。

铁犁牛耕是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法。

5. 影响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主要原因

(1)腐朽的封建制度的束缚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根本因素。

(2)统治者大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实行专卖制度,对民营商业课以重税,影响了扩大再生产的资金的累积和国内市场的扩大。

(3)长时间以来抑商和歧视商人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限制了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和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4)严格限制对外贸易的“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外经文化交流,限制了资本主义萌芽的蓬勃发展和进步。

6. 中国古代治国思想的演变

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封建统治思想在不一样时期分别吸收了墨、儒、道、法各家的思想主张,虽被采纳的程度带来一定不一样。但从整体来看,中国古代思想家们取二者之长、弃各自之短,一步一步形成了德法兼用的治国方略。

(1)秦统一中国后,采取了法家的主张,建立起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

(2)西汉初年,先后采取了儒家的“仁政”、道家“无为而治”和墨家节俭的思想。

(3)西汉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达到了政治、思想上的“大一统”,使儒家思想从此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正式形成了“外儒内法,剂之以道”的治国模式。

(4)汉代以后,道家思想也还是受到重视,渐渐被儒家思想所吸收,如宋明理学;隋唐科举制相对的程度上反映了墨家“选贤举能”的思想。

中考历史必考重要内容及核心考点重点总结?

中考历史必考重要内容及核心考点重点总结:

1. 中国古代文明:大禹治水、中华文明五千年、夏商周三代、封建社会等。

2. 中国古代各朝代:夏、商、周、秦、汉、三国、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等。

3. 中国近现代史:鸦片战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五卅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等。

4. 世界史知识:古代文明(埃及文明、希腊罗马文明、印度文明等)、中世纪(拜占庭帝国、阿拉伯帝国、欧洲封建制度等)、现代史(欧洲资本主义、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等)。

5. 中国地理知识:华北平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云贵高原等。

6. 世界地理知识:南北美洲、非洲、欧洲、亚洲、大洋洲等大洲和各洲的主要国家和地理特点。

以上为 中考历史必考重要内容及核心考点的重点总结,建议考生们仔细学习,多做近几年真题进行学习练习。

下面这些内容就是 中考历史必考重要内容及核心考点的重点总结:

一、中国古代史

夏、商、周时期社会的政治制度、经济生活、文化特点等;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制度、文化思想、科技发展等;

秦汉时期的统一战争、政治制度、经济文化发展等;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制度、文化思想、经济变化等;

唐宋元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文化思想、科技发展、对外关系等。

二、世界史

古代文明的蓬勃发展和进步及其交流;

中世纪欧洲的政治制度、文化思想、经济变革等;

近代欧洲的政治制度、文化思想、经济文化变革等;

世界两次大战及其影响;

当代世界的政治格局、经济文化发展、国际关系等。

三、中国近现代史

辛亥革命及其影响;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政治制度、经济文化变革等;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政治制度、经济文化建设等;

改革开放以来的政治制度、经济文化发展、对外关系等。

以上是 中考历史必考重要内容及核心考点的重点总结,期望可以帮您备考历史。

有必考重要内容及核心考点需重点准备。因素是历史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不管是在初中还是高中阶段都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在中考中也是必考的一科。在 中考历史考试中,学员需掌握并熟悉历史基本概念、世界历史、中国古代史与现代史等重要内容及核心考点,这些重要内容及核心考点都是中考历史考试的重点内容。除开这点历史的考试答题方式和题目作答技巧也需重视,如何准确理解考题、如何选择答案和组织回答等方面都需有一定的技巧和方式,这也是需针对性进行备考的地方。综合上面所说得出所述,学员需重点准备 中考历史必考重要内容及核心考点,并加强题目作答技巧和方式的练习。

是:中国古代文明、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世界近代史。这些重要内容及核心考点是中考历史必考的重点,涵盖了中国历史的整个发展进程还有近现代世界历史的主要事件。了解这些重要内容及核心考点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世界和中国的历史,提升历史素养和综合能力。除开这点历史也是文化传承和国家认同的重要方面,了解历史也有助于提高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需要大家特别注意的是,历史学科不是死记硬背,而是需理解和运用的学科,学生还要有了解有关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影响,还有历史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因为这个原因,学生需注重思考和分析能力的培养,灵活运用历史知识处理问题。

一、陈胜、吴广起义

陈胜、吴广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它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二、张骞通西域

公元前138年,汉武帝为了联合西域的大月氏夹击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公元前123年,汉武帝派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公元前60年,西汉王朝在西域设臵西域都护府,这是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的启动。

河北中考历史必考重要内容及核心考点?

唐宋元明清五代十国是河北中考历史必考重要内容及核心考点。

1.唐宋元明清五代十国是河北中考历史必考重要内容及核心考点。

2.历史是河北中考的必考科目,而唐宋元明清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时期,针对中华文明的繁荣、文化的传承有着重要意义,因为这个原因河北中考历史科目会考察这些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人物和文化等。

3.除了唐宋元明清五代十国,河北中考历史考试还可能产生其他的重要内容及核心考点,比如五四运动、抗战时期、新中国成立等历史事件。

因为这个原因,学员在备考历史科目时,需全面掌握并熟悉历史知识,特别要特别注意考试重点。

1.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奴隶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的构成和基本特点;2.中华文化的主要内容与发展历程;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和进步历程和理论创新;4.现代国家的形成与发展;5.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的主要事件和人物;6. 世界文化及古代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7.全球化与中国的互动影响。因素和中考历史考试的出题会以社会发展历程、人物名言、中外历史事实比较、民族团结、民族英雄等方面为主。学员需熟悉重要内容及核心考点,并能将他们串联起来,形成整体的印象,以此在考试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掌握并熟悉这些必考重要内容及核心考点也有助于提升历史文化素养,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中考学习资料,历史、政治用什么书好?

中考是人生这条漫长道路上一个重要关口,也是求学生涯最重要的一步,如何走好这步,要从学习资料选择入手,详细历史,先来看看初中三年历史课学习内容:

初中7~8年级主要学习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9年级则主要学习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推荐使用推荐使用人教版《中考历史学习总资料》该考试教材将初中三年的历史知识进行了汇编,以历史分期段进行了整理,共83页!浓缩了3年6本书中的精华知识要点。中考冲刺必备!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建议学员要加强基础知识学习,第一在头脑里要有一个清晰的历史线索,可以以历史朝代,也可以重要历史事件做为脉络;其次,一定要多做题,加强对历史事件的记忆。根据大多数情况下规律,大脑对出现七次以上的事件,才可以成像记忆。最后就是要养成分析归类的学习方式,一定不要稻子糜子一把抓,不可以搞混!

政治学习资料也建议买类似

以上就是本文历史中考重点知识归纳,中考历史必背知识点及归纳总结的全部内容,关注初中教育网了解更多关于文历史中考重点知识归纳,中考历史必背知识点及归纳总结和中考历史的相关信息。

本文链接:http://zhongxue.china-share.com/zhongxue/32.html

发布于:初中教育网(http://zhongxue.china-share.com)>>> 中考历史栏目

投稿人:网友投稿

说明:因政策和内容的变化,上文内容可供参考,最终以官方公告内容为准!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初中教育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对内容有建议或侵权投诉请联系邮箱:eddfgdf@foxmail.com

中考历史热门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