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昌平区初中考试教材版本2023年 语文部编版,英语北京版,地理生物等人教版 北京昌平区幼儿英语教育靠谱的有什么? 昌平区稍微好一点双语幼儿园有育才,蓝天,米奇高,沃龙这哪些幼...
初二
一、曹操《观沧海》曹操
【整体感知】
曹操这首《观沧海》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海洋的形象,纯粹而又饱满,丰富而不琐细,好像一幅粗线条的炭笔画一样。特别可贵的是,这首诗不仅仅反映了海洋的形象,同时也赋予它以性格。句句写景,又是句句抒情。既表现了大海,也表现了诗人自己。诗人没有满足于对海洋做形似的摹拟,而是通过形象,力求表现海洋那种孕大含深、动荡不安的性格。海,本来是没有生命的,然而,在诗人笔下却具有了性格。这样才能够更真实、更深入透彻地反映了大海的面貌。
【白话译文】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
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出现出来的。
我很高兴,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
【名句含义】
“日月之行,若出这当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运用作者的想象,写出了作者曹操的壮志情怀。
【诗歌主旨】
前面的描写,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隐藏在整体中,却又能一眼看出来在读者面前;在丰富的联想中表现出作者博大的胸怀、开阔的胸襟、宏大的抱负。暗含一种要像大海容纳万物一样把天下纳入自己掌中的胸襟。
二、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整体感知】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是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以抒发感愤,寄托慰藉,表达对王昌龄怀才不遇的惋惜与同情之意。
开篇第一句写出了春光消逝时的萧条景况,渲染了环境气氛的黯淡、凄楚;次句是对王昌龄“左迁”赴任路途险远的描画,显出李白对诗友远谪的关切与同情;三、四两句寄情于景,对诗友进行由衷的劝勉和宽慰。全诗选择了杨花、子规、明月、风等意象,以奇特的想象力编织出一个朦胧的梦境,虽未追叙与好友昔日相聚的情景和友谊,但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把友情抒发得真挚感人。
【白话译文】
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之时,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龙标地方偏远要经过五溪。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暖的月亮,期望它能随着风一直陪着您到夜郎以西。
三、《次北固山下》
【整体感知】《次北固山下》是唐代诗人王湾的作品。此诗以准确精练的语言描写了冬末春初时作者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壮丽之景,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开头以对偶句发端,写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怀;次联写“潮平”、“风正”的江上行船,情景恢弘阔大;三联写拂晓行船的情景,对仗隐含哲理,“形容景物,妙绝千古”,给人积极向上的艺术魅力;尾联见雁思亲,与首联呼应。全诗用笔自然,写景鲜明,情感真切,情景交融,风格壮美,极富韵致,历来广为传诵。
【白话译文】
客行在碧色苍翠的青山前,泛舟于微波荡漾绿水间。
湖水上涨,两岸更显开阔;风势正顺;白帆高高扬起。
残夜将去,旭日初升海上;一年未尽,江南已初入春。
身在旅途,家信何传?还是托付北归的大雁,让它捎到远方的洛阳
【名句剖析解读】
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旧的事物的消逝与毁灭,终身伴随着新的事物诞生。夜晚过去,太阳在海上升起,旧的一天过去新的一天到来。旧的一年过去新的一年启动。这句诗在叙述新旧事物的交叉替换,表达对未来憧憬,寄寓对未来的期望。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此句与“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有异曲同工之妙。
2、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这两句用归雁捎书寄托情思,表达了客子怀念家乡的深情。
【诗歌主旨】
此诗写冬末春初、作者舟泊北固山下时看到的两岸春景。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也表达了诗人思念故乡,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四、《天净沙。秋思》
1、【整体感知】
《天净沙·秋思》是元曲作家马致远创作的小令是一首著名的散曲作品。此曲以各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让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它抒发了一个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这支小令句法别致,前三句全由名词性词组构成,一共列出九种景物,言简而意丰。全曲仅五句二十八字,语言非常凝练却容量巨大,意蕴深远,结构精巧,顿挫有致,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
2、【白话译文】
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
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有几户人家。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秋风萧瑟,一匹疲惫的瘦马驮着我前行。
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极度忧伤的旅人还漂泊在天涯。
3、【诗歌主旨】以乐景写哀情,令人倍感凄凉,烘托出沦落他乡的游子那内心彷徨无助的客子之悲。寥寥数笔就勾画出一幅悲绪四溢的“游子思归图”,淋漓尽致地传达出漂泊羁旅的游子心。
唐诗中,以春和月为题的很多。或咏春景而感怀,或望明月而生情思。
此诗写春,不唯不从柳绿桃红之类的事物着笔,反借夜幕将这似乎最具有春天景色特点的事物遮掩起来,写月,也不细描其光影,不感叹其圆缺;而只是在夜色中调进半片月色,这样,夜色不至太浓,月色也不至太明,导致一种蒙胧而和谐的旋律。
10首边塞诗,
1、《从军行七首·其四》
唐代: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盛唐优秀的边塞诗有一个重要的思想特色,就是在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的同时,依然不会回避战争的艰苦,本篇就是一个显例。基本上,三、四两句不是空洞肤浅的抒情,正是因为有一、二两句那种含蕴丰富的大处落墨的环境描写。
2、凉州词
唐代: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这是一个欢乐的盛宴,那场面和意境决不是一两个人在那儿浅斟低酌,借酒浇愁。它那明快的语言、跳动跌宕的节奏所反映出来的情绪是奔放的,狂热的;它展现出的是一种激动和向往的艺术魅力,这正是盛唐边塞诗的特色。
3、塞上曲二首·其二
唐代:戴叔伦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这首诗的大意是我巍巍大唐的猎猎旌旗在阴山飘扬,突厥胡人胆敢来犯定叫他有来无还。作为子民我愿从而身终生报效国家,大丈夫建功立业何须活着返回家园。
4、塞下曲
唐代: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本诗虽区区二十个字,却写出了当时的实情:单于在“月黑雁飞高”的情景下率军溃逃,将军在“大雪满弓刀”的奇寒天气情况下准备率军出击。一逃一追把慌张的气氛都渲染了出来。诗句虽然没有直接写激烈的战斗场面,但留给了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打造了诗歌意蕴悠长的氛围。
5、塞下曲
唐代:李益
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
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
这首诗通过东汉马援、班超和唐初薛仁贵三个名将的故事,讴歌了将士们激昂慷慨、视死如归、坚决消灭来犯之敌的英雄气概和勇于牺牲的精神,反映了当时人民要安边定远的心愿。全诗情调激昂,音节嘹亮是一首激励大家舍身报国的豪迈诗篇。
6、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唐代:岑参
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
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
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军屯在轮台北。
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
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
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全诗四层写来一张一弛,顿挫抑扬,结构紧凑,音情配合极好。有正面描写,有侧面烘托,又运用象征、想象和夸张等手法,尤其是渲染大军声威,导致极宏伟壮阔的画面,使全诗充满浪漫主义激情和边塞生活的气息,成功地表现了三军将士建功报国的英勇气概。
7、从军行七首·其五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这首诗描写奔赴前线的戍边将士听到前方部队首战告捷的消息时的欣喜心情,反映了唐军强大的战斗力。
8、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道口行人绝。
知君惯度祁连城,岂能愁见轮台月。
脱鞍暂入酒家垆,送君万里西击胡。
功名祗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这首诗作于公元751年(唐玄宗天宝十载)旧历六月。当时,高仙芝已经在安西率师西征,李副使(名不详)因公从姑臧(今甘肃武威)出发赶赴碛西(即安西都护府)军中,岑参作此诗送别。这首诗熔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还突破了大多数情况下送别诗的窠臼。其口语化的诗歌语言,让人感到亲切洒脱。
9、胡歌
黑姓蕃王貂鼠裘,葡萄宫锦醉缠头。
关西老将能苦战,七十行兵还是没有休。
岑参这篇作品以自己边地所见把“黑姓蕃王”与“关西老将”作鲜明对照,表现了汉、蕃两族将领的苦乐不均,这样,这首诗就上升到了政治方面,使诗歌境界得到了提高。
10、军城早秋
唐代: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安史之乱以后,唐王朝国力削弱,吐蕃趁虚而入,曾一度攻入长安,后来又向西南地区进犯。严武两次任剑南节度使。公元764年(唐代宗广德二年)秋天,严武镇守剑南,率兵西征,击破吐蕃军七万多,收复失地,安定了蜀地。这首诗就是作于同吐蕃交战之时。
1:关塞极天惟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
赏析:这句诗出自唐·杜甫《秋兴八首》。极天,高极于天。惟,唯有。鸟道,鸟飞之道。前句以夸张修辞手法写关塞高峻不可越的雄姿,后句写江湖之大唯有一渔翁的孤寂之景,表面是写景,实是借景抒情,表达的是诗人在安史之乱后仕途不通、大志难伸、飘零异乡、寂寞无助的苦痛之情。
2、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赏析:这句诗出自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身为男子汉大丈夫,何不带着兵器,去收复那关塞五十州呢?
3、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赏析:这句诗出自唐·王维《汉江临泛》。诗句描写汉江控引楚地要塞,南连三湘、西至荆门、东达九江的壮观情况。“楚塞”对“荆门”是关塞类相对;“三湘”对“九派”是河流类相对,对仗很工整,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三湘接”与“九派通”所呈现的意境、气象更为阔大。
4、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赏析:这句诗出自王之涣《出塞》。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呢,那吹开杨柳的春风压根就吹不到这遥远的玉门关啊。
5、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赏析:这句诗出自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将士们在黄沙遍地的恶劣环境里经历了很多次战斗,连身上的铠甲都磨破了,但是,只要边患没有平定将士们终究不会解甲还乡。诗句表现了当时将士们矢志保卫国土、平定边患、艰苦奋斗的英勇精神。
6、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赏析:这句诗出自王昌龄《出塞》。自从秦汉以来,明月照着关塞,离家万里的人,至今还没有归还。
7、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赏析:这句诗出自唐·王之涣《凉州词》。羌笛何必去吹奏那《折杨柳》的曲调,春风吹不到那玉门关的。
8、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赏析:这句诗出自唐代边塞诗人王昌龄《出塞》其一。龙城:指卢龙城,汉时是右北平郡的郡所。只要有李广那样的名将镇守边境,敌人的马队就不敢度过阴山南侵。这两句是赞颂民族英雄李广的,但其实是在讽刺当时边将无能的,嘲笑他们不可以像李广那有效地遏制敌军南侵。后人多用此句歌颂边关将士。
9、征人望乡思,战马闻鼙惊。朔风悲边草,胡沙暗虏营。
赏析:这句诗出自鲍君徽《关山月》。在塞外征战的军人总是思念着家乡,久经沙场的战马只要一听到战鼓声就警觉起来。寒风吹动着边塞的野草发出阵阵悲鸣声,胡地风沙遮天蔽日使敌人的营房也昏暗起来。
10、断崖万仞如削铁,鸟飞不渡苔石裂。
赏析:这句诗出自元·陈孚《居庸叠翠》诗句描写居庸关险要的地势。前句“断崖万仞”与后句“鸟飞不渡”,都是运用夸张修辞手法,意在强调裂”,通过长满青苔与石裂的形象,暗示出压根没有人上去过,意在说明其很难逾越,正好与前半句“鸟不渡”照应。
白居易 :草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注解】:
1、离离:历历,分明的样子。
2、远芳:伸展到远处的草。
3、萋萋:茂盛的样子。
【韵译】:
古原上的野草乱生乱长,每一年春来茂盛秋来枯黄。
任凭野火焰焚身烧不尽不灭,春风一吹依然蓬勃生长。
远处芳草掩没古老驿道,延至荒城一片翠绿清朗。
春绿草长又送游子远去,萋萋乱草可比满腹离伤。
【评析】:
这是咏物诗,也可以作为寓言诗看。有人觉得是讥刺小人的。从全诗看,原上草虽然也有所指,但喻意并无确定。“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却作为一种“韧劲”而有口皆碑,成为传之千古的绝唱。
1.把控掌握主人公的立足点
大多数情况下来说,把控掌握抒情主人公的时候空立足点,完全就能够为贯通全诗提供一个坚实的一个实行性很强的平台是解读诗歌的重要方式。抒情类诗的主体分为两类:一类有诗人设身代言,即诗人设想自己就是诗中的人,为他们奔走呼喊,代他们倾诉衷肠;一类是诗人直抒胸臆,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其实就是常说的诗人自己的形象。整体看,后一类居多。
2.特别要注意关注诗歌的试题
诗歌的试题是诗人写作意图的集中反映,它像一条红线,串联起散落在诗歌中的珍珠,像一个窗口,让我们看到诗人的内心世界。特别要注意关注试题,分析题意,也是贯通全诗的重要方式。因为并非全部的诗都可以找到立足点,像咏物诗、咏怀诗、咏史诗、哲理诗等,大多数情况下就没有,那就更应该特别要注意关注试题。
3.了解诗歌的结构
“起承转合”是古典诗歌特别是近体诗的结构中固有的特点,在相对的程度上,我们可以把它作为一个视角窥探作者的思路,进一步贯通全诗。在初三学习备考中,假设我们遵守这样的规律,会收到只需要花一半的时间就能够完成一倍的效果的效果。凡依着起承转合的程式来写的诗,特别要注意起句,因它时常是贯通全诗、解读全诗的钥匙。
4.题目作答应紧扣原诗的主要内容
出题者对诗歌鉴赏考核的目标是看看我们是不是真正在念懂了诗歌,因为这个原因对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的分析,一定要结合原诗歌的详细内容来进行,千万不可以空泛而谈。假设是选择题则要紧扣原诗词内容进行判断选择,不然很难说明自己是不是读懂了原诗。
5.明白选择题选项常见干扰设置
句意理解方面:误解多义字、对象错位、偷换概念等;思想感情分析方面:无中生有、牵强附会、任意拔高等;表达技巧方面:张冠李戴、想当然等。我们在平日间要多加练习,并及时总结题目作答规律。
6.熟悉相关意象与意境的知识
诗人大多数情况下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时常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有的时候,诗中有哪些意象,各个意象当中都拥有一定的联系。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讲究的是“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天人感应模式,故此,我们在鉴赏景或物的同时,时常要联系鉴赏诗人的形象。而且,这两者又经常是完全一样的。
7.了解诗人的用典
古代的诗人喜欢用典,其因素一是借他人酒杯浇胸中块垒,为表达委婉一部分;二是以古喻今,更理直气壮一部分;三是可以用较少的文字传递有点多的信息,使表达简明一部分。大多数情况下用典有两层含义:(1)用历史旧事,借古喻今;(2)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既自明心迹,又丰富诗歌的意蕴,提升诗歌的文化品位,用黄庭坚,来说就是“脱胎换骨”。
8.记诵诗歌鉴赏口诀
从试题认识对象;从字面读出感觉;从注释解开难点;从作者了解背景;从原作找到按照;从题干得到启示;从首联找到特点;从尾句参透主旨;从景物把控掌握情感;从意境洞察心胸。
9.掌握并熟悉诗歌鉴赏题的题目作答大多数情况下程序
(1)认读感知。读诗后继续认真阅读各个选择项,借助它们进一步再去对材料做全面的理解,再去解题。此外还需要读标题,读注释,弄清材料的背景或领悟作者的心情。
(2)开始情思。熟悉材料以后,或联想,或想象,进一步体会诗歌意境,同时对已知选项进行大胆筛选。例如,选择项中对一部分典故或前人诗句的解释,有部分比较冷僻,有部分比较牵强,则可以去除;对作者的评价过高或过小,或武断,或偏激的,也可以默认为“不合适”。
(3)单项核对。选择项中有的是解释或分析单项内容的,如对诗歌中的修辞项的解释,我们完全就能够与诗句逐步一个个核对,去除那些无中生有的,指鹿为马的。这样,又可为鉴赏扫除了一大障碍。
(4)辨析真伪。在提供的答案中,有的时候,出现似是并不是,有的时候,出现前是后非,有的时候,还出现自相矛盾,如选择项中产生“都”、“都”的判断词,我们就更要注意它是不是能自圆其说,结合全诗内容去伪存真。
《赠从弟》 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 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 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译文:
高山上挺拔耸立的松树,顶着山谷间瑟瑟呼啸的狂风。风声是如此的猛烈,而松枝是如此的刚劲!任它满天冰霜惨惨凄凄,松树的腰杆终年端端正正。难道是松树没有遭受严寒?不是松柏天生有着耐寒的本性!
赏析:
诗人期望堂弟能向松柏那样坚贞自守,不因外力的压迫而改变本性,也有自况自勉的含义。诗人不是孤立地咏物写松,而是把松柏放在恶劣的环境中来刻画,突出了它与作为对立面的狂风、冰雹的搏斗,可谓是通过典型环境来刻画典型性格,使松柏的形象以成功者的姿态傲然挺立在高山之巅,显示出一种激励人心和斗志的崇高美、悲壮美。人是环境的产物,也会受到各自不同的环境原因的挫折、考验。诗人告诉我们,一定要像松柏那样永远保持坚贞自强的个性,才不愧为一个顶天立地的人。
理解:
赞美松柏经严寒而不凋的品性,勉励从弟在恶劣环境中要正气凛然的语句是: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作者勉励从弟坚贞自守,不因外完胜迫而改变本性,号召大家处于乱世时要有一种坚定的人格追求的诗句: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译文:
这京城长安有三秦护卫,(我们今天在这里分手了,)遥望蜀州,只见风烟迷茫。要说离别的心情,我跟你完全一样,因为我们都是离乡奔走出外做官的人。好在四海之内都拥有知心朋友,就是远在天边也仍像是近邻。不需要在分手的路口,像少男少女那样让泪水沾湿了手巾。
赏析:
作者送友人去蜀州赴任,虽依依惜别,却不作悲酸伤感之语,而是以宽广豁达的胸襟唱出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千古名句。此诗高昂豪迈的格调使大多数情况下充满离愁别恨的送别诗相形见绌。
理解:
既表现作者阔大胸襟又表现友情不为地域所隔的语句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补充注释:
幽州台:亦即传说中燕昭王为求贤而筑的黄金台。
古人:指古代的明君贤士,如燕昭王、乐毅等。这句表现了诗人对历史上君臣遇合,风云聚会成就一番事业的无限向往之情。
来者:指后世的明君贤士。这句表现了诗人苦于人生有限而不及见“来者”的无限伤感之意。
译文:
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到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各位,一阵悲伤涌上心头,禁不住,我自己独立热泪纵横。
赏析:
作者登上幽州台,感慨万千,感到前看历史,像燕昭王那样礼贤下士的君王已不可见;俯瞰现实,也没有产生燕昭王那样的后继人。天地如此广阔无垠,竟然没有人识别诗人,因而怆然泪下。全诗抒发了时空无穷,人生有限,壮志难酬之情。
理解:
写诗人独立于悠悠天地当中,孤寂悲凉之情油然而,生的语句是: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终南别业》 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译文:
到了中年我偏好佛道,晚年安家在中南山旁。兴致来了自己独立出游,快意的事唯有自己清楚。漫步到江水尽头,静坐着观望空中云朵飘飞。偶遇一个林中老翁,尽情谈笑忘了返回时间。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晚年之作,详细描写了诗人悠闲自得的隐居生活。兴来独往,沿江漫步,走到流水尽头,仰观天上云卷云舒,偶遇山中老翁,尽情谈笑,乐而忘归。全诗活脱地写出了一个悠闲自在,逍遥自得的隐者形象。语言平淡含蓄,形象潇洒飘逸。
理解:
表现诗人悠闲自得的名句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那天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那天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这一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译文:
弃我而去的上一天已不可挽留,扰乱我心绪的今天使我非常烦忧。
万里长风吹送一群群秋雁,面对这一景,正可以登上高楼开怀畅饮。
叔父的文章具有东汉建安文学刚健遒劲的风骨。而我的诗风,也像谢朓那样清新秀丽、飘逸豪放。我们都怀着壮志豪情,简直要飞上青天揽取明月。(然而,每当想起人生的际遇,就忧从中来。)好像抽出宝刀去砍流水一样,水不但没有被斩断,反到是流得更猛了。我举起酒杯痛饮,本想借酒排遣烦忧,结果反倒愁上加愁。啊!人生在世竟然如此不称心如意,还不如明天就披散了头发,隐居江湖,乘一只小舟在江湖之上自在地漂流。
赏析:
作者在宣州谢朓楼上与他的族叔——校书郎李云饯别,借着几分酒意,宣泄心中的抑郁:岁月如流,年华虚度,令他“多烦忧”;虽然具有出彩的才华和远大的抱负,但怀才不遇,功业无成,理想不可以达到,精神的苦闷很难解脱,于是,他选择了隐居山林、四处漂泊这样一条“出路”。
理解:
表达作者极度忧愁的诗句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表现作者诗兴高远,感情豪壮,又表达诗人对美好的理想的追求的两句是: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表现作者怀才不遇、意欲归隐的语句是: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 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译文:
长安街上细小的春雨润滑如酥,草色近看没有绿意,远看草色青青。
早春正是一年春光的大好时节,大大胜过满城杨柳堆烟的暮春。
赏析:
本诗写的是早春之景,表达了对春天来临时生机蓬勃情况的敏感还有由此而引发的欣喜之情,以引逗好友走出家门,去体验一下早春的信息。全诗前两句写早春之景,最为精彩的一句是“草色遥看近却无”,刻画了如诗一样的早春,还有心灵的微妙感受,清新秀雅,颇具神韵。后两句议论,突出早春的可爱。此诗语言清新、自然、流畅。
理解:
写春雨春草的“绝妙佳句”是: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
译文:
相见时难,分离时一样难舍难离。东风无力吹,百花已凋零。春蚕直到死,吐丝才罢休,蜡烛燃尽,蜡泪才滴干。早起对镜梳妆,只怕如云双鬓改变颜色,夜晚吟诗,也会认为月光比较寒冷。蓬莱仙境离这里没有多少路程。殷勤的青鸟信使啊,麻烦您为我探看道路。
赏析:
全诗以一“别”字统领,表达了无比深挚的相思别离之情,极写凄怨之深、哀婉之痛,并借神话传说表达了对心中恋人的无比挚爱和深切思念。全诗的抒情,回环往复,深沉婉转;双关语及比喻、象征等表现手法地运用,形象贴切,生动深入透彻。这当中“相见时难别亦难”和“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意蕴丰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理解:
写恋人离别感伤的语句是: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目前经常会用到来比喻至死不渝、无私贡献的语句是: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持续性,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大多数情况下滋味在心头。
译文:
无言地自己独立一人登上西楼,抬头望天,天上寒月如钩。低头望去,只见梧桐树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笼罩在清冷凄凉的秋色之中。
那剪也剪持续性,理也理不清,让人心乱如麻的,正是离别之苦。那悠悠愁思缠绕在心头,却又是另一种无可名状的痛苦。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自述囚居生活、抒写离愁的词作。身为亡国之君的李煜,像幽闭在清秋深院的梧桐,孤苦、寂寞,没有自由,痛苦、悲伤达到极点。全词深入透彻细腻地刻画词人的矛盾心理和没办法排遣的苦衷。上片写深秋月夜词人独处的情景。下片,离愁劈空而来,似波涛汹涌,将全篇推向高潮。作者将看不见、摸不着的离愁形象,贴切、不自觉的表达出来,欲哭无泪,感人至深。全词自然真率,无一些雕琢痕迹。艺术造诣极高,感人极深。
理解:
写庭院中的清幽景色的句子: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抒发诗人离愁的句子:剪持续性,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大多数情况下滋味在心头。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译文:
飞来峰上耸立着高高的宝塔,我听人说地面晨鸡初鸣时,在塔上便可以看到红日高升。登上去就不需要担心浮云遮住远望的视线,那是因为身在凌空的最高层。
赏析:
全诗表现了王安石高瞻远瞩的思想观念,和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其踌躇满志的情怀溢于言表。全诗写景和抒怀紧密结合,以此突出了诗的主题。
理解:
说明唯有站得高,才可以看得远的道理的句子: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 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译文:
碧云漂浮的蓝天,黄叶纷铺的大地,萧瑟的秋景连着江中水波,波上寒烟弥漫,一片苍翠。一抹斜阳映照着群山,远处水天相接,绵密的芳草不解人情,一直铺到斜阳照不到的远山之外。默默思念家乡而黯然神伤,缠人的羁旅愁思很难排遣。除非是夜夜都做回乡的好梦,才可以安然入睡。不需要在明月夜独倚高楼(遥望故乡),将苦酒灌入愁肠,一杯一杯都化作了相思的眼泪。
赏析:
这首词以绚丽多彩的笔墨描绘了秋暮江野的辽阔苍茫景色,以碧云、黄叶、翠烟、斜阳等富有季节特点的景物来渲染凄清悲凉的气氛。上片描写词人登高所见的秋景,为下文的思乡之情作铺垫。下片写词人也不可以寐,高楼独倚,借酒浇愁的情状,抒发了强烈的思想愁绪。全词意境开阔,气势恢宏,而又柔情似水,缠绵婉曲,细腻隽永。
理解:
写怀乡之情和羁旅之思的句子:黯乡魂,追旅思。
写愁思难遣的苦闷的句子: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以上就是本文初一课文古代诗歌四首赏析,初中写景古诗大全的全部内容,关注初中教育网了解更多关于文初一课文古代诗歌四首赏析,初中写景古诗大全和初二的相关信息。
本文链接:http://zhongxue.china-share.com/zhongxue/5751.html
发布于:初中教育网(http://zhongxue.china-share.com)>>> 初二栏目
投稿人:网友投稿
说明:因政策和内容的变化,上文内容可供参考,最终以官方公告内容为准!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初中教育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对内容有建议或侵权投诉请联系邮箱:eddfgdf@foxmail.com
初二
北京昌平区初中考试教材版本2023年 语文部编版,英语北京版,地理生物等人教版 北京昌平区幼儿英语教育靠谱的有什么? 昌平区稍微好一点双语幼儿园有育才,蓝天,米奇高,沃龙这哪些幼...
初二
九年级英语最后一个单元标题是什么意思? 九年级英语最后一个单元是第十四单元,它的标题是Unit 14 I remember meeting all of you in Grade 7.本单元主要学习Share past memories and experiences, Look ahead to th...
初二
四年级分式合并综合算式的方式? 分式就是把事物按步骤计算,而综合算式就把按步骤计算的事物综合在一起计算。例如一个厂每天进5车煤,每车重2吨,10天一共进了多少吨?分式计算就是一...
初二
临沂中考成绩怎么计算的? 临沂中考成绩是根据满分数计算的。详细来说,满分数分为2个部分,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成绩。考试成绩占百分之60,涵盖语文、数学和英语三科的成绩,每科...
初二
七年级上册地理是开卷考试吗? 七年级上册地理不是开卷考试。 地理生物都是中考重要的考试科目。虽然,不少省市都把地理生物放到八年级下学期,在九年级中考结束后,再独自设置八年级...